中医认为,肺为娇脏,不耐寒热。入冬后天气日渐寒冷,风寒邪气很容易通过口鼻、皮肤侵袭人体,引发咳嗽等症状。尤其降雪过后的化雪阶段,气温骤降,此时寒邪更甚,如果抵抗力不足,就很容易生病。
中医有句老话,叫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意为当我们体内的正气,即抵抗力不足时,人就更容易因为外界的邪气侵扰而患病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特别是儿童群体更是如此。上述人群因为呼吸系统本身就相对薄弱,而新陈代谢速度到了冬季又会减慢、抵抗力也会降低,如果平时再不注意补充水分、没有做好保暖措施,就容易受到寒邪侵扰、发生呼吸道感染,从而增加咳嗽发生的几率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阻止咳嗽侵扰呢?
首先,一定要做好保暖,尤其是在降雪以后。积雪开始融化时,会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;积雪融化后形成的雪水还会增加空气的湿度,因此降雪后的气温也会比降雪前低上很多。所以在降雪后一定要注意保暖,戴好围巾帽子口罩,避免寒邪入体。同时也要控制好时间,不要长时间停留在户外寒冷的环境中。
其次,如果不小心患上呼吸道疾病出现咳嗽症状,要及时就医,对症服药,避免在寒冷天气下症状进一步加重。比如出现咳嗽,痰黄黏稠,面赤口渴等症状时,可以参考陕西省卫健委、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布的《陕西省2023年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》,其中推荐的连花清咳片由东汉张仲景《伤寒论》麻杏石甘汤及明代叶文龄《医学统旨》清金化痰汤化裁而成,具有“宣肺泄热,化痰止咳”的功效,可以有效缓解感染性呼吸疾病的咳嗽、咳痰、胸闷、气喘等症状。
此外,此时正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期,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,外出尽量戴好口罩。同时也要勤洗手,避免脏手接触口、眼、鼻。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,避免飞沫传播。